返回首页

益阳在古代叫什么(益阳在古代叫什么城)

来源:www.mbaonao.com  时间:2022-12-14 14:33   点击:1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益阳在古代叫什么

长沙古称潭州,是隋朝至明朝时期州治或府治长沙的古称。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地有昭潭而名,改湘州为潭州。

潭州曾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潭州行省,是大部分湖南地区以及部分湖北地区在古代的称呼;也曾作为二级行政单位潭州或潭州府,地域包括今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南、益阳、娄底等地。

2. 益阳在古代叫什么城

白鹿寺

它在益阳市城区资江南岸,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寺庙,前后历经了1200多年的演变历史,而且在多个历史时期之中,这座寺庙也都体现出很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更会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的方式,也会带动其寺庙取得更好的发展了,所以说它是湖南一座适合全年游玩的寺庙,更是湖南益阳第一大寺庙,因为它的寺庙建筑数量多,在古代的鼎盛时期,这座寺庙还有四进规模建筑,即便如今不比过去,但它们的社会意义同样很大。

3. 益州古代叫什么

  西川的话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地区,而益州是国家已经划定边界的,两个地区的领土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意义上的区别。

  益州,中国古地名,古代九州之一,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包括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全境和陕西省南部,云南省西北部。有汉中、蜀、永安等郡。治所在蜀郡的成都。益州是当时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期间这里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间十六国时期谯纵在此建立谯蜀政权。

  西川,作为行政区划名,开始于唐代,至公元757年,将原来的剑南节度使分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简称“东川”,剑南西川则简称“西川”。到了宋代,又设置了西川路。从此,“西川”一词便为人们所熟知。

  《三国演义》中,“西川”一词大部分情况下指整个益州;有时则与“东川”对举,指益州西部地区。唐宋的“西川”仅仅相当于今天的四川中西部的一部分。刘备占据西川。

4. 益阳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新阳和新康都是宁乡的古地名,1995年(宁乡县志)大事记曰:太平二年(公元257),析益阳县部分地域置新阳县,属衡阳郡,县治设长桥东二里(今横市乡茅粟村) 太康元年(280),改新阳县为新康县,县治迁冷水铺(今白马桥乡五福村),在马王庙(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设新康驿 至于新康大厦的由来,据我推测是2种原因。

其一,新康大厦的老板是宁乡人,姓陈名新,所以求健康之意,其二,就是为了沿袭古名,在高楼中赋予文化背景。我知道的就是这些了,希望朋友们指正 我们

5. 益阳是古代的哪里

就是现在的湖南长沙潭州曾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是大部分湖南地区以及部分湖北地区在古代的称呼;也曾作为二级行政单位,地域包括今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南、益阳、娄底等地。潭州作为城市名,也是长沙(当时的府治)的古称。   一级行政单位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地有昭潭而名,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隋炀帝时废除潭州,另立一级行政单位长沙郡,但辖区缩小。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4年)立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又称潭州行省。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不再称潭州行省。   二级行政单位   唐武德三年(621年),又改长沙郡为潭州。五代梁天成二年(927年),马殷建楚国,改潭州为长沙,作国都。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复置潭州。元至元十四年(1274年),改潭州为潭州路,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文宗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4年),朱元璋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再改为长沙府。

6. 益阳在古代叫什么地方

不是,古代的益州是汉武帝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益阳”名称的来历,古今志书都援引东汉应劭之说:“茱萸江又东迳益阳县北谓资水,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2013年,铁铺岭考古发掘证实,从秦到宋益阳县治位于资江南岸的铁铺岭,长达数百年时间,宋或宋以后才迁到资江北岸。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根据“山南水北谓之阳”的原则,益阳县自秦置县,县治最初在益水之南,不应该称“益阳县”而应称“益阴县”。

7. 益阳古代属于哪国

汉初长沙国的疆域,据刘邦的调书所说:“以长沙、豫章立番君芮为长沙王。”但这时,豫章郡早巳封给了吴芮的女婿、淮南王英布,长沙国封疆实际上也就是秦朝长沙郡的范围,北濒汉水,南亘九嶷。

1971年在今长沙市东郊发掘的马王堆西汉墓,举世闻名,正是吴氏长沙国初期所葬。其第3号墓出士了一幅《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这幅地图绘制的范围大致为:西起今广西全州、灌阳一线,东至今湖南新田一带,北抵新田、全州一线;其主区为深水(今潇水)流域和都庞岭,与史籍所载长沙国南部疆域的边界几乎一致。

汉初长沙国的辖县,据《汉书·地理志》等史籍记载和《长沙国南部地形圈》,已设有22县,包括今属湖南的临湘、罗、益阳、连道、承阳、郝、昭陵、容陵、茶陵、湘南、恢、郴、营浦、南平、舂陵、泠道县等16县,以及今分别属于江西、广西的安成、桂阳、观阳、洮阳4县和处于湘粤边界的龄道县,与湘鄂边界的下隽县。

8. 益阳最早得名是在哪个朝代

三国时期就有益阳了,距今1800多年左右。

9. 湖南益阳古代叫什么

最有名的应该是资江。又成资水,古时候中下游还被称为“益水”,位于湖南省中部,西南以雪峰山脉和沅水交界,东隔衡山山脉与湘水毗邻,是湖南第三大河。在益阳境内,资江长达数百里,进安化,经桃江,过资阳,揽赫山,供人们耕种,生生息息,代代繁衍,被称作益阳的“母亲河”。资江哺育了益阳人民,展现出能源之江、观赏之江的独特魅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