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杜嘉班纳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意义)

来源:www.mbaonao.com  时间:2022-12-10 03:31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加洛林文艺复兴意义

1. 德累斯顿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是德累斯顿的城市象征,也是该城最受欢迎的景点。教堂始建于1726至1743年,是新教教堂艺术的杰作。不过它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见证了二战时期盟军对德国的空袭。

2.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绝对是德国最负盛名、同时也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了。这座大教堂从1248年起陆陆续续建了60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修缮。因为建筑时间过长,教堂完美地集各个时代的风格于一身。从建成到1884年,科隆大教堂都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中世纪时期的科隆大教堂是重要的朝圣地,里面存放三圣王的遗骨。1996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 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位于柏林市的施普雷岛。早在15世纪这里就有了教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的变化,教堂一再改建。今天的柏林大教堂于1894年开始动工,1905年完成,二战期间教堂曾一度被毁,后又于1975年重建。教堂里有德国皇室霍亨索伦家族的陵寝。柏林大教堂最大的特色便是穹顶天窗上绘有一只圣洁的白鸽,代表着三位一体中的圣灵,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正在从天上飞临凡间。今天在柏林大教堂还会举办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

4. 亚琛大教堂

亚琛大教堂历史悠久,是由查理大帝下令建成,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了。这里从936年到1531年一直是德意志国王的加冕地。这座教堂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堂的珍宝馆中藏有大量艺术珍品。此外,查理大帝据说也安葬在此处。

5. 埃尔福特大教堂

埃尔福特大教堂是这座图林根州首府的象征。1117年,埃尔福特大教堂首次出现在史料中。游客今天还能看到教堂保留的中世纪时期的玻璃窗。教堂的排钟共由13个单独的钟组成,其中的格罗利欧萨大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世纪教堂自由摇摆钟。

6. 汉堡圣米歇尔教堂

圣米歇尔教堂是汉堡这种港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是北德地区最重要的巴洛克式教堂建筑,以大天使米迦勒命名。早在公元600年,圣米歇尔教堂所在地就建有教堂。1906年教堂曾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后来得到重建。教堂的塔楼有132米高,曾是海上船只经过汉堡时的航标。如今人们可以从塔楼上的观景台俯瞰汉堡全城。

7. 班贝格大教堂

班贝格大教堂最显眼的就是它的四座塔楼,但它最负盛名的还是教堂内那座13世纪的雕像——班贝格骑士。班贝格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4年,皇帝海因里希二世曾为教堂奠基,1081年教堂曾被一把大火烧毁。如今班贝格大教堂里保存了许多文物,最值得一看的是教皇克莱芒二世的墓,这是阿尔卑斯山以北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处教皇墓,此外这里还安葬着被封为圣徒的皇帝海因里希二世及其皇后库尼贡德。

8. 波恩大教堂

波恩大教堂始建于11世纪,是一座罗马风格及哥特风格相结合的建筑。从教堂中发掘出的文物显示,早在古罗马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一处祭祀场所了。教堂中有圣海伦娜的青铜雕像,里面的两座大理石祭坛分别是17和18世纪的文物。每年的10月10号是波恩城的主保圣人瞻礼日,届时游客可参观教堂的殉道者墓地。

9. 拉策堡大教堂

拉策堡教堂坐落于拉策堡老城的一处小岛上,它始建于1160年,是一座重要的罗马式砖砌结构建筑。教堂拥有许多历史遗迹,例如北德地区最古老的唱诗台,教堂的主祭坛也是17世纪的文物,此外这里还保存了一块1649年的墓碑。其他珍宝还等着游客们自己去发现。

10. 维滕堡教堂

维滕堡教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杰作,它还曾在德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据说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在了维滕堡教堂的大门上,拉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这扇大门曾在七年战争中毁于战火,现在的大门是1858年为了庆祝马丁·路德诞辰375周年重建的,由铜制成,门上刻有拉丁文的《九十五条论纲》原文。1996年,维滕堡教堂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内容及意义

查理曼帝国在西方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西罗马帝国的短期复兴,奠定了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基础。

查理曼帝国在西方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西罗马帝国的短期复兴,为西欧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关于查理曼大帝宝藏的传闻不仅成为西方人热议的话题,还经常被搬上银屏。查理曼帝国似乎是西方世界向往的盛世。

查理大帝不仅能善战,还能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他创办学校,建立图书馆,广泛收集古籍,积极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一度催生了加洛林文艺复兴。

3. 加洛林文艺复兴复兴什么文化

德国科隆大教堂 德国波恩教堂 亚琛大教堂  【中文名称】亚琛大教堂或译为阿亨大教堂  【英文名称】Aachen Cathedral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批准年号】1978年  【遗产原属】历史古城亚琛  【遗产现状】德国著名的教堂属于亚琛市  197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编号: 516-001   【简介】  亚琛大教堂位于历史古城亚琛。796年查理曼大帝与教皇结盟,征服萨克森人,灭伦巴第王国,并巴伐利亚,远征比利牛斯山以南的阿拉伯人,并设立潘诺尼亚边区和西班牙边区,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号为“罗马人的皇帝”;版图几与昔日西罗马帝国等同,势力臻于强盛,遂下令著名建筑师奥多建造宫廷教堂,建成后成为王宫建筑群的中心。查理曼大帝希图恢复古罗马的壮业,可是查理大帝死后,三个孙子立即各据一方,形成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主要的疆域。文化史上把8~10世纪的查理曼大帝(或称查理帝国)这段时期称为“加洛林王朝”时期。15世纪又增建了哥特式祭坛。近150年来又多次进行大规模修复,但教堂外表的砖石在长期的大气污染下受到损害,教堂中世纪的基础结构也出现了某些风化现象。奥多建造这座教堂时,把欧洲晚期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拜古庭建筑艺术揉合在一起,使教堂成为一座风格独特的伟大建筑。  整座建筑物为加洛林式的八角形建筑,装饰华丽,整个内部结构以圆拱顶为主要特色,是中世纪拱顶建筑的最著名杰作。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西部的“加洛林王朝”和东部的“拜占庭帝国”属于两种类型。加洛林艺术更为粗扩、简洁,煊赫一时并号称崇尚文化的查理曼大帝虽只能读懂日尔曼文和拉丁文,但他较为通情达理,在“破坏圣像运动”波及西部时,查理曼大帝虽也反对“偶像礼拜”,却鼓励用艺术形象进行装饰,包括教堂中的壁画也同样对待,这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契机。殿内陈列着罗马帝国菲特烈一世赠送的烛台。走廊里放着查理大帝的大理石宝座。唱诗班席里存放着查理大帝的金圣物箱,里面有他的遗物。1215年建成的查理曼教堂内的石墓置有查理大帝之遗骸。此外,教堂内还藏有不少名家制做的宗教艺术品,它们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其中8世纪福音书手抄本上的画像《圣·路加》和9世纪一部手抄本上的《圣·马可写经图》等,这些画像反映出早期中世纪绘画在人物刻划上的幼稚状态,但也显示了独有的(与拜占庭不同的)民族、民间的特色。按照图案装饰需要而造型的人物,类似原始部落中的偶像,但用了很均齐的圆线求得高度的平衡和对称,不逊色于希腊古典的瓶画和敦煌壁画,创造出想象中的“人”(神)代表物而非生活中的人物,表达出基督教的“神圣激情”。  亚琛大教堂建成后,就被人们视为奇迹,而加以膜拜。同时也表达了西方皇帝试图与东方罗马帝国的皇帝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愿望。大教堂是一件艺术杰作,对古典主义之后形成并繁荣起来的新文化之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直到中世纪晚期,许多皇家建筑都采用了它的模式,在宫廷内建造教堂,成为宗教与政治合一的权力象征。亚琛大教堂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座宫廷教堂整体结构呈长方形,屋顶为拱形,修建于公元790年到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时代。这座教堂的灵感来源于罗马帝国时代的东方式教堂,在中世纪时夏佩尔宫又添加了许多华丽的装饰。   亚琛大教堂又名巴拉丁礼拜堂,是德国著名的教堂、现存加洛林王朝建筑艺术最重要的范例。她位于德国最西部的城市亚琛市,邻近比利时、荷兰边境。是著名的朝圣地。教堂建筑极具宗教文化色彩,这座八角形的建筑物,融合了拜占庭式和法兰克式的建筑风格之精髓,是加洛林朝代文艺复兴的代表性建筑。它的内部结构以日耳曼式圆拱顶为主要特色,用色彩斑斓的石头砌成。礼拜堂高达3.9米,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德国的最高建筑。内部以古典式圆柱为装饰。教堂大门和栅栏则为青铜式建筑,也是现存加洛林朝代惟一的青铜制品,风格古典,据鉴定可能出自伦巴第工匠之手。   当年经常住在亚琛的宫殿里的查理曼大帝为了显示他与罗马帝国皇帝的平等地位,而把亚琛作为第二个罗马。公元785年,他下令建造了亚琛的宫廷礼拜堂,即遗留至今的“亚琛大教堂”,公元 805年亚琛大教堂被定为主教教堂。公元814年,查理曼大帝遗体葬于亚琛大教堂。墓上有石板墓铭,上方悬有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于1168年所献的青铜枝形吊灯。在哥特时期,教堂又增添了唱诗班席、若干个小礼拜堂和门厅。因弗雷德里希一世把查理曼大帝归于圣人之列,这里遂成为阿尔卑斯山脉以北著名的朝圣地,每年都有许多朝圣者到这里朝圣。   亚琛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就享有盛誉的温泉疗养地,分布了许多在欧洲少见的、具有医疗效果的温泉,查理曼大帝在亚琛营建夏佩尔宫时,就梦想要建成一个罗马般显赫辉煌的城市。中世纪,亚琛已是德国主要的城市之一,是法兰克国王们的常住地,尤为查理曼大帝所喜爱。这里是国王经常光顾的浴场,二战中,市区部分被毁,战后重建,为一座极富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亚琛大教堂于公元786年开始动工,到公元805年建成,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这座有着巨大圆拱顶的八角形教堂是模仿意大利的圣维塔尔教堂建造的(另一资料说该教堂在建造时是以安提奥基亚八角教堂和拉韦纳圣教堂为样板的)。具有拜占庭建筑艺术风格,整个内部以圆拱顶为主要特色。1350年,宫廷礼拜堂在其西侧新建了一座保存着教会宝物的塔,这些教会宝物中,以圣母玛利亚的圣遗物箱最为著名,传说中的基督、圣母、圣约翰的衣服碎片即装在这个圣遗物箱里。1414年和1884年又分别在两侧建圣坛。1669年加盖拱顶八角形建筑。   作为查理曼宫廷教堂的亚琛大教堂保留了千年来的历史原貌,核心建筑是夏佩尔宫。夏佩尔宫是当时阿尔卑斯山北部最大的圆顶形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的风格独特的建筑物,装饰华丽。它成功地融合了古典建筑艺术、拜占庭式建筑及哥特式建筑的艺术风格。夏佩尔宫在欧洲历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936年到1531年的近600年间,亚琛大教堂是32位德国国王加冕及多次帝国国会和宗教集会的所在地。中世纪虔诚的人们如潮般的涌入亚琛大教堂朝觐,为了容纳更多的人群,又修建了一个唱诗班大厅,在查理曼大帝死后的第600天启用。此后,这座辉煌的建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接受膜拜 ,亚琛大教堂在历史上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德国UNESCO世界遗产组织将其描述为“德国建筑和艺术历史的第一象征”,完整精确地概括了亚琛大教堂的重要价值。   这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有许多高耸的尖塔,门洞四周环绕数层浮雕和石刻。在夏佩尔宫里,陈列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赠送的烛台,陈放在走廊里的是当时查理曼大帝的大理石宝座。唱诗班席里也存放着查理曼大帝的金圣物箱,保存着他的遗物。此外,教堂里还有不少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象牙器和金银工艺品和出自名家之手的宗教艺术品。亚琛大教堂的艺术财富被认为是北部欧洲最重要的教会艺术宝藏。   亚琛大教堂是德国著名的教堂,位于亚琛市。亚琛是德国最西部的城市,邻近比利时、荷兰边境。亚琛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就享有盛誉的温泉疗养地,查理曼大帝在亚琛营建夏佩尔宫时,就梦想要建成一个罗马般显赫辉煌的城市。中世纪,亚琛已是德国主要的城市之一,是法兰克国王们的常住地,尤为查理曼大帝所喜爱。从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32拉德国国王加冕以及多次帝国国会和宗教集会的所在地。十八至十世纪,这里是国王经常光顾的浴场,二战中,市区部分被毁,战后重建,为一座极富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亚琛大教堂于公元786年开始动工,到公元805年建成,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这座有着巨大圆拱顶的八角形教堂是模仿意大利的圣维塔尔教堂建造的,具有拜占庭建筑艺术风格,整个内部以圆拱顶为主要特色。1414年和1884年又分别在两侧建圣坛。1669年加盖拱顶八角形建筑。  作为查理曼宫廷教堂的亚琛大教堂保留了千年来的历史原貌,核心建筑是上文所提到的夏佩尔宫。夏佩尔宫是当时阿尔卑斯山北部最大的圆顶形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的风格独特的建筑物,装饰华丽。它成功地融合了古典建筑艺术、拜占庭式建筑及哥特式建筑的艺术风格。夏佩尔宫在欧洲历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936年到1531年的近600年间,亚琛大教堂是32位德国国王加冕及多次帝国国会和宗教集会的所在地。中世纪虔诚的人们如潮般的涌入亚琛大教堂朝觐,为了容纳更多的人群,又修建了一个唱诗班大厅,在查理曼大帝死后的第600天启用。此后, 这座辉煌的建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接受膜拜 ,亚琛大教堂在历史上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德国UNESCO世界遗产组织将其描述为" 德国建筑和艺术历史的第一象征 ",完整精确地概括了亚琛大教堂的重要价值。

4. 加洛林文艺复兴和意大利文艺复兴

历史上文艺复兴有过三次,都是在欧洲,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的文艺复兴!第一次是公元前800年的加洛林文艺复兴,其特点是以宗教为主导。

第二次是12世纪的文艺复兴,许多大学成立了许多的学科,其中以经院哲学影响为最大。

第三次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意大利文艺复兴。

5. 加洛林文艺复兴主要艺术成就体现

历史上文艺复兴有过三次,都是在欧洲,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的文艺复兴!第一次是公元前800年的加洛林文艺复兴,其特点是以宗教为主导。

第二次是12世纪的文艺复兴,许多大学成立了许多的学科,其中以经院哲学影响为最大。

第三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

6. 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

《欧洲中世纪美术》是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内容包括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5世纪到文艺复兴前的一千年间欧洲美术的发展史。从蛮族美术、加洛林文艺复兴、奥托美术到中世纪盛期的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美术门类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和金银饰品及宝石工艺,充分展现了欧洲中世纪美术的丰富内容。

7.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影响

查理大帝制订了《卡洛林书》,规定了罗马教义和宗教的基本仪式,从而使各处自发的对教义的解释和凌乱的宗教仪式得以定型。

查理大帝要求每一座教堂和修道院都要设立学校与图书馆,用拉丁文传授“七艺”(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七艺”的课程后来发展为了较为完备而独特的欧洲课程体系。

学习读写拉丁文成了教士们的必修课,而古典拉丁文的弊端又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

基于这种情况,查理大帝下令对古典拉丁文进行改革。

由于查理大帝命令学校与修道院抄写圣经,因此泥金装饰手抄本的艺术开始发达,他们把文字的书写提升为书法与设计的艺术查理大帝统治时期,推崇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建筑,并受当时的拜占庭风格影响,开创了建筑史上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时代。

由于卡洛林王朝重视恢复古典文化,在宫廷罗致了文人学者整理古籍,著书立说,自然也促进了书籍插图艺术的发展。4世纪以来,基督教从地下走向公开,迅速向各地传播,不同地区的教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礼拜方式和礼拜特色。

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圣咏——格里高利圣咏。

该事件的最终结果是:给后代欧洲的文化风貌奠定了基础。

8. 卡洛林文艺复兴

答:诺曼式建筑又称罗曼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区别:

一、风格不同

1、罗曼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2、哥特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兼有西罗马和拜占庭建筑的特色,并因其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于装饰的连拱饰而知名,显得雄浑而庄重。

每座建筑有明确、清晰的形式,并且常常采用规则对称的平面,所以在与随后的哥特式建筑比较时,总体上会有一种质朴的形象。尽管有地域特征和材料差异,这一形式仍可以在欧洲各处被识别。

二、发展起源不同

1、罗曼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2、哥特式建筑

最早在19世纪早期,由法国的诺曼底考古学家查尔斯·德·热维尔(Charles de Gerville)或他的同事阿尔西斯·德·科蒙(Arcisse de Caumont)用于描述西欧5-13世纪的建筑,此时很多符合这一描述的建筑仍未明确具体年代。

在此之前,法国对西方中世纪宗教建筑大都以“哥特”一词归类,最多也是少数学者加以区分墨洛温风格、卡洛林风格和哥特风格三个阶段,或是早期哥特和晚期哥特亦或重哥特和轻哥特两个阶段。

三、特点不同

1、罗曼式建筑

1)横殿和长方形教堂教堂相交构成十字。

2.)连拱廊。

3)罗曼式的教堂大都采用带厢堂长殿式结构。

4)筒形拱顶、横筒形拱顶、十字拱顶。

5)罗曼式教堂大门,装潢非常考究,大门都采用拱门形式,通常用石头做材料,在石门上凿出一个拱卷,一个套一个拱卷由表入里,一个比一个小,最里层式木制大门。

2、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9. 加诺林文艺复兴

1. 格里高利圣咏(9-10世纪)

这是一种单声部且原本无伴奏的宗教圣歌,虽然流行的传说认为是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发明了格里高利圣咏,但学者们认为,它是后来加洛林人将罗马圣歌和迦利亚圣歌结合发展而来。

2. 复调的诞生(11世纪左右)

复调的诞生,是由两行或两行以上同时进行的独立旋律组成,非常美妙哦~

大致是这样:

3.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唱诗班在这一时期变得越来越壮大,可以通过欣赏Thomas Tallis(1505-1585)的杰作Spem in alium 来感受一下,该作品是一部为40个人声而创作的作品,非常圣洁。

4. 巴洛克时期(17-18世纪中期)

来自意大利的蒙特威尔第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向巴洛克过渡的重要音乐家之一。他想与众不同,并认为音乐应该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和戏剧性,他是歌剧得以发展的先驱。

德国巴洛克(1650-1750年)

这一期间,德国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如舒茨、亨德尔和巴赫等等,他们从意大利汲取灵感,并创作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甚至形成倚强凌弱之势,就像酱紫。

5. 古典时期(1750-1810年)

在巴洛克和古典时期,器乐风格和音乐表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比如断奏,如果要本喵来解释的话,就像这样:

莫扎特的诞生(1756年)

3分钟了解莫扎特

神童,键盘大师,天才作曲家,葡萄酒爱好者和有趣的家伙。本喵确信他也喜欢我这样的演奏方式。

贝多芬的诞生(1770年)

3分钟了解贝多芬

他彻底改变了交响乐和室内乐,永远地改变了古典音乐发展进程,但他确实脾气暴躁。

6. 浪漫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管弦乐团规模进一步扩大,音乐充斥着个人的情感表达,旋律柔美,并且还有很多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哦。

大师崛起(1800-1850年)

比如:帕格尼尼,舒曼和李斯特等等。本喵觉得他们都是音乐天才,且很爱炫技。

瓦格纳的诞生(1813年)

他让歌剧变得非常戏剧化,他不仅自己写音乐,还自己创作剧本。他的出现让歌剧舞台上既有侏儒,还有让喵害怕的巨人。

意大利歌剧(1860年)

在这个半岛上,威尔第把歌剧的表达、戏剧性和情感带向一个新高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