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j耐磨排行?
我所实战过的有32low,33,33se,34,35low,36low,从防滑,耐磨,防侧翻,包裹,缓震,抗扭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是防滑:32low》34=35low=36low》33/se
32的防滑没有任何毛病,做动作非常踏实的感觉。35low整体很好,但是鞋子内侧上翻较少,在极限变向是容易摔倒(摔过好几次了...)33前期防滑很好,但随着鞋底颗粒的磨损,后期简直是溜冰鞋,刹不住车。
耐磨:32》》35》36》33》34
32的耐磨无敌,虽然是水晶底但是耐磨很好,35纹路细但是也很耐磨。36一般的水平。33橡胶底和水晶底都有,都很不耐磨,水晶底尤其,但纹路较深,也能接受。34水晶底非常不耐磨,内外场都不行。
二、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哪?
辽宁阜新
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玛瑙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阜新。玛瑙属中档宝石,具有多种天然色彩和条带花纹,是雕刻的理想材料。
三、西方中世纪宫廷礼仪
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已不完全是封建社会含义下的君主。他们不愿按传统习俗行事,更愿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一种新的精神来处理事务,并且热衷于变革。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国家结构发生的变化,宫廷生活变得更加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重视宫廷礼仪的宣传性质。宫廷除了是政治活动中心以外,还是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16世纪初,文艺保护主义特别盛行,它是君主获取名声的方式之一。作家和诗人要表现君主和祖先们的丰功伟绩,因此也就享有了能够接触丰富档案资料的特权。诗人们为了获得君主授予的桂冠,常常把一些小君主写得十分伟大。在外交上君主更注意形式的完美,越来越多地雇用人文主义者作为文书长,使用规范的拉丁文书写公文和讲究修辞。
宫廷也是一个要求廷臣按礼仪规范自己行为的地方。贵族青年被送到宫廷里去担任少年侍从,以后继续留在那里当侍从或骑士,他们在那里不仅要学习文雅的举止和军事技能,还要学习一些音乐和诗歌的基本知识。卡斯蒂廖内的《廷臣论》中所介绍的廷臣几乎是一个“万能的”人,他文武双全,能歌善舞,既能写诗绘画,还能同贵妇人谈情说爱。宫廷教育廷臣如何说话、如何笑、如何沉默,或如何走路,甚至如何撒谎。廷臣应当在唱歌、跳舞、骑马、打网球和伺候用餐中显示出他的天赋、温柔、礼貌和文雅,甚至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琐事。例如一起用餐时,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夹公用盘子里最好的菜,不要使嘴唇发出响声,不要张大嘴喝酒,不要在席间剔牙,不要用餐巾布擦嘴,不要弄出令人生厌的声音等。廷臣有他的“身体语言”,如从步态和骑马、做事、跳舞中的姿势上,就能识别他的廷臣身份。
四、简要解释什么是“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我国唐代已设徐诏、供奉等。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置画院。宋代设翰林图画院,选优秀画家,为皇室宫廷服务。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笔设色,工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称之为院体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